24年底的文章,本想除夕前梳理完成发布,因各种事情耽误年后补发
人静夜深,得空尝试沉下心来审视自己。这几年,工作填满了生活的每个角落,零零碎碎、忙忙碌碌,不觉已到而立之年。
被来自各方面的合力推动前进着,鲜有时间静下来思考,少了8年前的意气风发,少了5年前的锋芒锐气,在日复一日的忙碌中平添几分焦虑和迷茫。
年年都有回顾,但少有契机和时间总结成文。索性以5年为界,回顾、规划与展望。
总结
五年前 2019
毕业时长两年半,在疫情初始,提交了一份离职申请:“老婆说,天冷得找暖和的地方”,当时可能是带了那么一点点小情绪…
2019年底,很难想象到,在刚装修好的办公室带防甲醛的面罩,会引起了老板的一通唱跳rap,火大的样子仿佛要给我来一记铁山靠。
经常吸甲醛的朋友应该都知道,主要矛盾是健康问题,其主要方面是除醛工作和检测报告,隐藏和骂人是解决不了问题的。特别感谢当时的主管,在行政找他投诉我带面罩时候回了一句:关你啥事?
那时觉得工作生活趋于平衡,业务还算得心应手,周末业余写写文章,未来可期可盼。一转眼便主动拥抱了变化…
半个多月的交接期后,在一个小雨天顺利办理好了离职,跟主管和CTO聊了一会,与同事道别后便走出大楼。路上人很少,听着路旁的灌木沙沙响,心情不错,顺便去旁边师大的食堂蹭个饭 (/≧▽≦)/ 。
插一段现在想起还忍俊不禁的对话:(那时打工人还没有PUA这个概念,只觉好笑)
小老板:你看看其他人哪有这么娇气,我助理刚切了肿瘤就来工作,年轻人身体都很好的,你们都是心理作用。
我(看向一脸络腮胡的助理):那你挺牛B啊… ( ̄. ̄) 昨天我们看甲醛试剂颜色都超标了,真是醛身心投入到工作中,以醛醛之心为公司的醛面壮大做贡献
小老板:…
助理:… (O_o)??
话说回来,那段工作经历也算有些收获。小公司中,团队每个人涉及的业务和技术都很丰富(低情商:什么杂活都搞),新技术的试错成本也比较低(低情商:那么点流量无所畏惧,就是干),长期接触传统软件开发流程的我,在这里接触到了更多更前沿的互联网技术,热衷分享的团队氛围中与同事们一起成长了很多,也为后续面试的顺利打下了基础。
此处埋个坑,从个人角度分享下作为软件工程师毕业后的几个阶段:《此坑待填》 // TODO
四年前 2020
真好,赶在疫情前回家了,大学之后就很少会在家这么久(也不知道这么久家里人会不会烦… (゚▽゚)/ )
疫情刚刚爆发的几天,杭州的恐慌情绪还未开始,简单带了个口罩,便顺利飞回家。
几天后,疫情热搜霸榜,各种小道消息、感动中国事迹占满头条,有当年非典的味道。紧张和感动中,更添了几分来自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。 一边写文章,一边在线面试,期间前主管升哥联系我说有朋友在招人要不要内推,由于已在其它部门的流程中便婉拒,再次感恩。经历了4轮面试+背调,顺利拿到offer。
入职流程相比面试波折些许,那时疫情防控力度到达顶峰,返杭前跟公司、社区等各方面沟通,被要求先在小区居家一周才能出门,公司IT贴心地将电脑快递到家,在线办理入职,连入职培训也在线上进行了一部分。有点焦虑,居家隔离吃饭是个问题。
吃了一周的速食和外卖,拿着核酸检测绿码,终于进入公司园区,真好,每天发两个N95口罩,省下一个给老婆用 (๑•̀ㅂ•́)و✧,努力干活。
三年前 2021
中国人好像对固定居所情有独钟,至少我可能是这样。
好消息是,买房了,而且没买在山顶;坏消息是,买在了山坡上,依旧是个大冤种…
打开房价地图,好地段价格都离了个大谱,不过这不是杭州的问题,是我的问题 (╯-_-)╯\~ ╩╩
20年国庆假期开始,跟老婆(当时还是女朋友)陆陆续续看房,虽然直觉是房价要降了,但作为90后,时间卡在这里,一年有一年的规划,能怎么办呢? 90后就活该被薅个大满贯 (╯°□°)╯︵ ┻━┻
按照我们的规划,如果买期房,摇号和等待交付的时间会很长,长到影响后续的规划,而且隐隐觉得烂尾的风险不低,对这些开发商真是没什么好感。于是专注于寻找二手房“接盘” (╯-_-)╯\~╩╩
看房流程很简单,线上看地段周边设施以及…价格,找到合适的就联系中介线下看房。绝大部分都见不到房东,钥匙就在地垫下、花盆里,还有不锁门的,个人感觉空置率好高啊。
期间遇到一个有意思的房东,要求合同中附加条款,交易之后以某个很低的价格租给他几年… 房东、中介和我,都以看智障的眼神看着另外两个人…
看了两个多月,终于21年初找到了心仪的房子,砍砍价格,砍砍中介费,就这么接盘了。用了老婆的名额,我的购房名额留下,算是给未来一点想象的空间。
由于21年春晚期间稳定性保障需要在公司值班就没回老家,干脆跑到新家各种打扫,找师傅换了锁芯。
贴对联时,还想起了之前有人给我讲了个段子,说是贴福字一用力,把自己锁到门外了。不一会儿,我支付了150元开锁费回到自己家 (╯-_-)╯\~╩╩,然后立即下单了指纹锁 (╯°□°)╯︵┻━┻
其实为了避免尴尬,我没有联系之前换锁芯的师傅,特意打了物业给的另一个电话
开锁师傅:我好像刚刚来帮你们换过锁芯… (;¬_¬)
我:我特意换了个电话打
开锁师傅:我有好几个电话呢
我:你这属于重复铺货了…
有了新家之后,动手能力得到了充分发挥,床、柜子、书架、电动窗帘、智能灯、智能开关插座、mesh组网、NAS和家庭影音以及家庭内网VPN和共享文档等忙得不亦乐乎,可给我牛B坏了(叉腰<( ̄— ̄)>,主要也是上门安装人工费挺贵的)
此处埋个坑:《智能家居入门和高阶应用分享》// TODO
哦对,还有一个大事,党龄5年了
两年前 2022
感情于人生,就像沙漠中寻得的甘露。这一年,有了新的认知,有了更多期待。
我结婚了。
那年,疫情防控体系愈发完善,适应了两三天一次的核酸检测、习惯了随手打开行程码,甚至看见保安拿着额温枪都下意识伸头 (╬ ̄皿 ̄)=○。
在“千万不要被隔离”的祈祷中,我们完成了为期9天、跨了大半个中国的婚礼行程。
似乎压力又大了一些呢
一年前 2023
防控总算有序放开了,元旦前后,公司响应政策,实行了AB班轮换居家办公,第一周轮到我居家办公,第二周…我阳了,继续居家办公 o_O|| .
感觉人生(体温)到达了巅峰,好嗨哦!
依稀记得那时的感觉:头脑清醒,全身巨疼,边笑边卧槽,然后反复量体温,记录下自己(体温)的巅峰时刻,现在想想着实有些抽象。
总之,疫情就这么刷得一下过去了,除了留下一堆备用药和几盒口罩,生活中再无其痕迹。
防控放开算是个小插曲,总 的来说,今年完成了两件大事:晋升和造血干细胞移植
抵触治疗的老妈被“需要人带娃”的理由,催着经历了几次保守的化疗,效果不及预期,身体弱到不得不暂停休养,指标又恶化得很快,保守治疗和移植只能尽快二选一。
妈说不想再熬下去了,那便搏一搏,移植吧。
体检、请假、准备各种仓内用品、入院,打了三天升白针,抽了两天干细胞。每次抽干细胞都插着两根针管躺着6个小时不能动。我说能不能暂停下让我上个厕所,医生笑:饮料瓶和插尿管自己选,ヽ(`⌒´)ノ
后面还算顺利,有意思的是,老妈的血型变得和我一样。在此要特别感谢老婆的理解和大力支持,同时也要感谢老爸的陪伴以及亲友的支持,感谢医生。
经历了家人的重病,更了解了保险的重要。真心建议(尤其是刚毕业的朋友)及早给父母、给自己选择合适的保险,不在于多、不在于贵,合适的搭配就好。尤其是一些惠民性质的保险不能漏,比如各省都有的“惠民保”。老妈由于早期做过手术,没法购买商业险,但惠民保以及军属的福利保险都按照既往症给报销了一定比例,不算多,但总归是能回回血。
近几年都有些松懈,得催着自己多动笔,此处再埋个坑吧:《分享一个程序员的理财和保险规划》 // TODO
本文发布于朴瑞卿的博客, 允许非商业用途转载, 但转载必须保留原作者朴瑞卿 及链接:https://blog.piaoruiqing.com.
如有授权方面的协商或合作, 请联系邮箱: piaoruiqing@gmail.com.
今年 2024
就像之前说得一样,一年有一年的规划。今年的关键字:旅行、领证、生娃,好忙呀。
旅行是难得的,尤其对于毕业很久的人来说。清明三天急行军式的香港游,还算不错。
本是带着去大城市赶集一样的心态去香港,想看看大都市有多先进,但实际上并没有“先进”到我 ( ̄. ̄) 。应该是大陆发展得太快了哈哈哈。
顺便办了几张银行卡
23年底,蹭着人才政策福利用掉了我的名额,该补票了。
我们领证啦 !
备孕中的我们刚领完证,就发现宝宝来了,你是一个会卡点的小孩哥。
作为准爸爸,越来越焦虑,疑似有筑巢行为:
柜子加门、换全光谱灯、拼接床、3D打印机加了排风管道、选月子中心、了解脐带血保存
当前2025 (补充)
陪着在产房熬了一晚上,老婆辛苦了。
宝子拖了很久才出来,检测到有感染的风险,直接转到儿科家庭病房,出院时间延后了10天 Orz
原本是打算出生后就可以到月子中心悠闲地慢慢学习,猝不及防的延期住院,直接逼着我快速上手 (/□\*) 。晚上最是熬人,臭小子一饿就叫唤,喂饱了就拉,换纸尿裤时零帧起手怼脸尿,好不容易弄干净,继续拉一泡 (╯-_-)╯\~╩╩
刘皇叔摔孩子不一定是为了收买人心,也可能是刚换完一块尿布… 当然,我没那么暴躁,只是多录了点黑料等他18岁生日时发到「相亲相爱一家人」以报一尿之仇 (╯°□°)╯︵┻━┻
以后有得忙了…
— 机智的分割线 —
规划
司龄五年的仪式上,心情没有想象中那样激动,默默回顾着近几年的工作与生活,错觉周边的声音在变小…
工作愈发忙碌,生活趋于平稳,公司陪着我经历了一件件人生大事,结婚、治病、生娃… 对团队、对公司,始终抱有一份感恩和感动。
仪式上,听了特邀的经济讲座、听了高层对于热点疑惑的解答,心中焦虑却始终未减。
总说的看不到未来,实际上是看到了未来。一代又一代人芳华流逝,面目全非,岁月对每个人的改变常会带来难掩的失落。以前总是满怀憧憬,畅想未来能在圈内留下点痕迹。现如今,尝试与自己和解、尝试收起微不足道的骄傲,接受眼中自己平庸。
对退休的焦虑、对身体的焦虑、甚至对明天的焦虑愈发强烈,曾以忙碌掩盖却收效甚微。堵不如疏,新年伊始,索性借这个机会好好回顾与整理,斩断那些乱七八糟的念头,对未来5年做个规划:
主要焦虑:
- 经济放缓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愈发加重,对退休养老的担忧、对行业稳定性的担忧 —— 事业焦虑
- 长期熬夜、高强度工作以及年龄增长,对身体素质下降的感受愈发强烈,对健康的担忧 —— 健康焦虑
- 父母年龄增长,成家生子,家庭的责任和压力愈重,对能否给家人更好的生活也有着担忧 —— 家庭焦虑
个人对事业发展和健康的追求与经济放缓、社会内卷等日益严峻的外部环境之间有着很难调和的矛盾,其主要方面是来自于外部环境的压力,而这是很难通过个体力量改变的,只能先向内寻求,静待环境改变再顺势而为。(感觉有那么一代人,吃不到啥红利,反而本身变成了红利,对,美丽国的这一代挺难的)
核心目标:
- 身体健康
- 事业进步与个人竞争力提升
- 照顾好家庭
关键路径:
身心健康
- 睡眠:通过规律作息、减少手机使用时间等方式,提升睡眠时间和质量
- 运动:保持每周3次以上且有计划的运动,提升身体素质
- 思维:通过冥想、正念、专注力训练等方式,提升思维能力,降低精神内耗
- 饮食:关注饮食健康,用以辅助身体素质和精神力的提升
职业发展
- 效率:以精简和高效为目标,优化甚至重构个人工作流程
- 工具:基于个人工作流程和习惯,优化工具和脚本,并结合大模型进行提效
- 计划:继续探索时间分配方案,权衡好碎片化工作和计划的有效执行,有意识地控制工作节奏
- 沉淀:业余时间梳理个人知识体系,重新维护长期未更新的技术路线图,查漏补缺,年度产出不低于6篇文章。
照顾家庭
- 教育:制定子女教育短期目标和计划,并在家庭成员范围内进行评审,后续以小学、初中、高中等为节点进行规划,逐步从制定计划过渡到辅助制定计划
- 健康:盘点家庭成员保险,梳理成文档进行维护,定期优化及补充。定期组织家庭成员体检
- 专项储蓄:开设子女储蓄账户,除收受红包外,每月存入一定金额,用于教育等开支。账户内资金30%用于定存,70%用于理财和基金,基金不高于20%
- 理财:月度家庭资金盘点基础上,增加理财情况盘点,国内以定存和R1/R2理财为主,基金占比不高于20%,不碰A股,海外以基金为主,股票占比不高于40%,整体理财收益目标年化4%以上。以月为周期,部分理财收益划拨到旅行基金账户
- 家庭关系:每周末至少半天家庭/亲子活动。年度省外旅行1次,短途视情况而定不做要求
以上内容算是带娃之余,用来缓解焦虑的碎碎念,营养价值不好评估,权当一篇杂文来看吧,若能有一点共鸣或对你有任何启发,那真是荣幸之至。后续,我会基于近几年的技术沉淀、生活以及个人爱好输出一些技术类文章,欢迎交流。
新年之初,愿各位诸事顺意,阖家幸福。重要的是,照顾好身体,照顾好家人。致敬过往,期待未来。
欢迎关注公众号(代码如诗)
本文发布于朴瑞卿的博客, 允许非商业用途转载, 但转载必须保留原作者朴瑞卿 及链接:https://blog.piaoruiqing.com.
如有授权方面的协商或合作, 请联系邮箱: piaoruiqing@gmail.com.